西一座现代化矿井的调度中心里,技术员小李正调整着屏幕上的瓦斯监测模块。三周前,当安全新规要求增加巷道气体异常联动报警功能时,他通过七巧低代码平台自主搭建了这套系统。没有冗长的招标流程,无需等待外部开发团队,煤矿的安全生产响应速度正在悄然提升。
当前地方煤炭国企面临多重现实挑战。资源开采深度增加带来成本攀升,部分矿井千米深处的降温系统年耗电量已超亿元。政策性保供任务使企业利润空间承压,而人员结构优化、矿区生态修复等历史包袱更需持续化解。这些问题的破解不仅需要战略决心,更呼唤务实高效的数字化工具。
七巧低代码平台的价值正体现在这些具体场景中。晋南某煤矿的工伤理赔流程曾积压上千案例,通过平台构建的智能审批系统,将处理周期从三个月压缩至72小时,每年减少管理成本约三百万元。在蒙西地区,技术人员利用可视化模块搭建新能源发电监测系统,实现光伏电站与剩余煤层气的协同调度,为传统矿区探索能源结构转型提供了技术支点。
面对转型课题,该平台展现出灵活适配性。陕煤集团在研发煤基特种燃料过程中,通过低代码工具快速搭建实验数据管理系统,整合二十余套工业设备的实时参数,使研发关键环节提速四成。而徐州矿区利用废弃矿井开发数据中心时,基于平台构建的地热资源评估模型,为地下空间改造提供了精准决策依据。
在智能化矿山建设领域,七巧平台兼容矿用5G专网特性,帮助技术人员自主开发设备预防性维护应用。某露天矿的无人驾驶矿卡调度系统迭代周期从数月缩短至周级别,使传统煤炭企业在有限预算下也能持续提升生产效能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