需求背景
近年来,智能电网信息化建设逐步要求从终端领域进行深度渗透,充分发挥电网系统化构建在电力基础设施中的协调作用,推动分布式新能源实现“可观、可测、可调、可控”,成为当前能源电力行业政策推动的重要内容。
在此背景下,某能源行业大型国企聚焦数字化典型发展方向,围绕建设新型能源体系的总目标,健全配电网安全运行与调度机制,以"小切口"破题,推进了新型电力系统的初步落地见效。
历史传统的数字化生态未形成能源和算力相互支撑、协同发展的态势,仅局限于企业基础办公应用需求;而要破解其局限,则需以业务视角重构转型新路径。为了进一步夯实智能化创新应用体系构建,需持续深入能源系统内部信息资源协调整合。
某国有能源企业首创低代码平台数字化转型模式,从综合办公场景切入,复用至全域体系,推动全民数字化升级,实现了电网智能互联的生态价值跃迁,凸显了“能源+低代码”的核心业务优势——连接。
何为连接?
——细说数字化建设目标
连接,在中文语境的释义中为:使事物与事物间紧密相连,从而构成一个整体或系统。
而在能源行业数字化转型语境中,"连接"特指通过数字化工具实现的能源系统全要素贯通能力,具体包含了三个维度:
1. 系统互联(物理层)
打通传统能源设备、监测系统、调度平台间的数据壁垒,实现本地数字化的管理协同与数据触达。
2. 场景贯通(业务层)
建立培训认证课程体系,实现非数字化人员通过3-5天实战培训即可快速创建IT应用,满足员工日常办公场景需求。
3. 生态协同(推广层)
链接内外部协作门户,将服务场景从企业内延伸至供应商及合作伙伴,构建标准化业务生态体系,打造电网行业运营新标杆。

某大型能源电力国企借助低代码平台,制定“筑基础—聚人气—提价值”三步走的发展战略,希望以强关联的功能不断增强用户活跃度与粘性,打造具有品牌特色的良性循环生态圈。
如何实现?
——全面贯彻“万物皆可联”理念
基于低代码平台业务迭代快、数字化资源多的优势,构建变电所综合管理平台,通过跨系统数据融合与办公门户整合,打造PC/移动双端协同的管理体系。面向能源国企员工、合作伙伴及上下游企业,聚合工作待办、生活服务、知识共享与设备管理四类应用,实现用户规模指数级增长。
物联:赋能基础平台建设
某大型能源电力国企采用七巧低代码平台,以企业微信+智能门户+网关为基础,构建数字化办公枢纽,打通变电站温控、安防等辅助设备数据通道,并与企业微信工作流深度绑定,支撑智能电网调度控制系统实时获取设备状态,同步构建问题图片上报、智能派单、跨系统督办到自动归档的可追溯闭环流程,沉淀设备问题知识库。该实践依托低代码技术,通过标准化接口与可视化流程,快速实现了设备互联、数据互通与业务协同的有机整合,夯实了平台的底层开放能力,完善了数字化基础设施应用建设路径。
人联:赋能全民业务开发
通过集成重点业务模块与跨领域应用,该大型能源电力国企打造了统一智能门户平台,构建了支持积木式拖拽与混合代码开发的敏捷平台,使业务人员经简单培训即可自主搭建场景应用。平台组建了数字开发者社区,吸纳上百名生产、营销领域人才,为数字化复合型人才提供活动阵地,并组织开展RPA、BI分析与低代码实战课程培训,建立了统一的开发机制,完善了涵盖“需求揭榜-开发交付-成果激励”的标准化流程,推动基层数字化工具由一线人员自主开发落地,真正实现了“全民开发、业务自驱”的数字化转型新模式。
智联:赋能构建电网网络
在全民开发的基础上,持续进行平台运营,践行绩效激励机制,七巧低代码团队助力该大型能源国企构建电网行业数字化生态圈:对内建立效能评价与专项奖励机制,对自主开发成果开展量化评价并给予奖励,建设地市供电局数字化服务结算体系,以积分激励推动技术共享、课题攻关;对外输出《电网行业数字化转型白皮书》,通过峰会论坛、期刊论文等形式,沉淀数字化转型成果,树立电网行业数字化新标杆,同步构建分布式社群网络,推动应用场景向电力生产核心领域延伸,以垂类应用开发与行业生态协同,夯实电网智能互联生态建设基础。
有何成效?
——效能提升|人才赋能|生态协同
1.夯实基座,释放数字动能
• 打造内部通用的IM平台,构建底层能力基座,完善开放接口与基础应用,实现跨部门业务流程协同
• 建立“前中后台”协同体系,通过科数部门技术资源中心统筹,推动标准化低代码工具全省覆盖
2.全民开发,激活基层创新
• 构建“技术经理+片区经理”赋能机制,拓展“一窗口对外”基层服务渠道,推动低代码技术直达一线
• 结合“业务为主,自主建设”的目标,探索数字赋能业务生态建设,激发全员自主开发活力,沉淀可复用的场景化应用
3.纵横贯通,构建智能网络
• 纵向建立“省-地-县”分布式社群运营网络,横向拓展上下游产业链协同入口,全方位打造智能电网解决方案
• 通过参与论坛峰会、输出期刊与论文,推动技术成果向行业级标准转化
道一云运维体系全程护航
• 售前规划:方案设计与咨询、标杆案例验证
• 方案交付:深度集成企业微信,提供信创适配方案设计、跨系统平台集成与低代码组件标准化部署
• 平台运维:平台级安全加固、季度成效诊断、月度服务巡检与动态版本迭代
• 客户成功:基层能力共建、生态资源互通及体系持续运营,实现技术赋能品牌价值转化
【创新亮点】形成“基层需求自驱开发、省级平台集约赋能、生态伙伴协同共创”的多方协作体系,开创性定义能源行业数字化转型新标准,为新型电力系统建设提供可复用的实施框架。
未来展望
智能电网调度控制系统以七巧低代码为核心引擎,通过培育超600名低代码开发人才、孵化300余个低代码业务应用、打造覆盖千人的开发者社群,半年内释放超600万元数字化建设成本,构建覆盖开发流程、组件规范及安全基线的全链条标准化体系。
未来,该大型能源电力国企将持续深化“低代码+AI+RPA”融合创新,推动调度响应效率提升40%以上,以标准化降本、智能化增效的双重价值,推动能源行业与数字技术深度耦合,为新型电力系统建设注入可持续的数字化动能,打造可复用的行业标杆解决方案,助力能源电力国企实现技术自主与生态协同的全方位发展。